江西足球联赛,城市足球联赛,江西省城市联赛,江西足球直播,2025足球赛程/2025江西省城市足球联赛正式开启,聚焦江西各大城市代表队对决!本站汇总全赛季赛程、比分直播、积分榜与球队信息,关注江西足球新风貌!文史专家。长年研究乡土历史文化,著有《上海闵行文史丛书(第一辑10卷,第二辑11卷,第三辑3卷)》和20多卷。史海钩沉,“今日闵行”与张乃清老师携手推出“乃清叙史”,让我们在一段段闵行史话中,感受
闵行区江川路街道的“闵行老街”100年前就有个公共体育场,如今成为“大零号湾体育活动中心”。这里,承载着几代人的情感记忆,也承载着区域历史文化底蕴。这一块热土的历史演变,寓意深刻,令人回味。
清同治十年(1872),为抵御太平天国兵马进攻上海县城,上海道台刘郇膏(字松岩)推出紧急措施,在城郊四乡设20个“团练局”,以至上海地区乡镇行政区划发生较大变化。于是,闵行老街与周边语儿泾、沙冈、竹冈、莺窦诸河区域成为一体,称“闵行团练局”。光绪元年举人夏其钊(字元瀛)出任“闵行团练局”局董后,见训练乡勇需要场地,就在老街北端、洞真道院南,辟建了一个专供乡勇练兵的操场(位于今沪闵路131号),列为禁区,闲人莫入,俗称“闵行大操场”。
1928年7月,“闵行大操场”正式定名为“上海县公共体育场”,占地12亩,归县立闵行民众教育馆管理,组织开展滚灯、石担、高跷、扯铃、摔跤等民间体育比赛和田径、足球等体育活动。
从此,重大俗节庆祝活动在此举行,平时群众性体育活动蓬勃开展。元宵节下午,从马桥、北桥、塘湾、颛桥、塘南四周乡镇赶来出灯的队伍便在闵行体育场集中。天黑时分,队伍浩浩荡荡出发,缓慢而行,进入北街向南至大街南端后折向前东街,各大商铺前,伙计们放高升、点花筒、放烟火,街道两边人满为患,欢呼声一阵又一阵。队伍再向南后沿外滩街进入沪闵路,向北折至新安路、新街后进入后东街,过后东街后沿横泾滩时逐渐解散。
清末民初,闵行老镇地区先后建立了不少新式学堂,随之学校师生的体育活动日益活跃,涌现了一些杰出的运动员。
1923年1月,闵行强敏小学、马桥强恕小学的足球队在“闵行大操场”举行友谊比賽,队员个个动作迅猛。上海《申报》特作报道。
1928年,闵行老镇学界与商界人士联手建立“新闵足球队”,经常在公共体育场训练和比赛。
1929年5月,江苏省第一届民众业余运动会在南京市举行。来自闵行镇的戴祖凭获得男子110米高栏第一名,顾彧(yù,地方教育家顾言的曾孙子)获男子三级跳远第一名,金蕴碧获女子50米、100米、400米赛跑3个第一名。1930年4月,江苏省第一届运动会在南京市举行,顾彧获男子跳高第一名。
1933年10月10至20日,旧中国全国第五届运动会在南京东郊中央体育场举行,有各省、市和香港及华侨团体共30个单位参加,比赛项目共88项,运动员2697人,各地赶来的强手如林。顾彧为上海市代表团成员,在跳高项目比赛中用剪式飞身跃过1.81米的高度,打破全国纪录,荣获男子跳高全国冠军。
1947年,杭州《新光》杂志记载一件趣事:上海造币厂同仁足球队与闵行闵棉足球队发出通告,相约次日(星期日)在闵行公共体育场交锋。当天下午13时,有人发现著名女明星凤随造币厂球队来到体育场。凤风头出足,但难以安身,只得离场。
1964年起,这里改称为“闵行体育场”,占地14000平方米,有300米田径跑道、足球场、篮球场、乒乓房等设施。1979年,增设室外溜冰场。体育场内时有球赛,观众观赛需要购票,看一场足球赛每人1角5分。
1992年11月,新的闵行区建立后,这里人称“西南体育场”,因设施日趋老化,人们对其逐渐失去兴趣。而随着经济大潮的迅猛兴起,有人盯上这块偌大的“空地”,设法“切育场一块蛋糕”。1995年3月,在沪闵路和新闵路交叉口兴建起“西南商城”综合体,建筑有上下两层,楼上主要是卖家具。可惜,几番波折,几度变更,最终还是关门大吉。直到2021年5月,这里改造为“乐坊·西南商城”。
2024年5月17日,在鹤庆路788号隆重举行“大零号湾体育活动中心”开馆仪式。大规模改建后的体育场馆,占地27618平方米,总建筑面积从3167平方米增加到37374.07平方米。这里设置“一场两馆”:“一场”是空中田径场,包括一个标准400米跑道和标准100米短跑道;“两馆”是室内游泳馆和综合球类馆。二场馆之间的室外场地设有2个7人制足球场、2个篮球场、2个网球场和2个门球场,满足多元运动健身需求。